
6月21日,天元区雷打石镇伞铺村以“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为主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交流活动。伞铺村全体党员、组长、代表、妇联执委等100余名骨干力量,深入朱亭鲜果小镇、衡东县罗荣桓故居、三门镇黄田村等地,学习先进、感悟历史、共谋发展,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对标先进典型,共谋发展良方
在朱亭镇浦湾村,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讲解下,漫步在株洲市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基地“朱亭鲜果小镇示范园”的小路上,参观并了解鲜果小镇的创办发展、运营模式及现状,近距离感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深切感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成果。
近年,伞铺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路线,依托开国中将刘先胜红色资源,打造农文旅核心产业示范片和一村一品红薯全产业链,培育了绿之优农业龙头企业,引进了“柚子哥”、“草皮哥”、“草莓哥”等一批80后新农人,他们带着技术、带着资金、带着项目齐聚伞铺村、建设伞铺村,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聆听革命故事,感悟红色“初心”
在衡东县罗荣桓故居,大家聆听了罗荣桓元帅的革命故事,了解罗荣桓元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建立了丰功伟绩。罗荣桓纪念馆内丰富的实物和生动形象的图文史料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新中国建立付出的巨大牺牲。这份红色记忆,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爱党情怀,也坚定了大家投身乡村振兴、共筑和美乡村的决心。
党建引领聚合力 ,以学促干筑“耕”基
下午,大家来到天元区三门镇黄田村高标准农田示范点,只见成片的水稻绿意浓浓,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彻底解决农村耕地“无人种、无法种、无利种”的突出矛盾,经过深入走访调研,伞铺村今年决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第一期建设面积641亩,总投资288万元,计划通过田块整治、地力提升、改造灌排水渠等方式,打造成田成片、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建成后,伞铺村计划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饭碗牢牢端在手上,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此次现场观摩学习,更是让村民们切身感受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际意义,一幅幅现代农业新画卷将在伞铺大地上徐徐展开。
近年来,伞铺村以“加强党建”带动“发展集体经济”为主要抓手,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并持续抓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未来,伞铺村将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打通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中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依托片长、组长、邻长“三长制”、妇联执委、“湘妹子能量家园”等搭建服务联系群众平台,压实服务群众的工作责任,发挥联系群众优势,聚力推进乡村振兴。
责编:楚思颖
初审:补天天 二审:补天天 终审:吴丹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